刘光第家乡访问记

    2007年4月中旬,我乘了两夜一天半的火车,来到成都与我表兄会合,略事休息,下午3点40分即登上开往富顺县的大巴,傍晚到达县城。次日一早,乘上去赵化镇的客车。此行有两个目的,那里是我先母祖籍所在和出生地,此次是我第一次去寻根,另一目的就是拜访刘光第家乡了。
    车行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在镇边上的光第中学门口下车。此门现已封闭,讯问路过的两个妇女,其中一个年轻的,告诉我们新校门在转过去那边,她还说起1998年纪念刘光第就义百年,她当时还是光第中学的学生,盛大的游行场面记忆犹新。到光第中学去是寻找一位退休的高老师。当年我做"戊戌变法百年祭--纪念刘光第专辑"就是和他联系,取得许多宝贵的资料。可惜的是高老师到县里去编镇志了。

 

图1:中学大门
    我们在镇里转了转,看来这里的老街还是比较繁华的,时近中午,先吃饭,然后寻访。饭店的老板很热情,但是对刘光第的故居等毫不了解。还说,刘光第对家乡没有什么贡献。其实,刘光第对家乡一直是非常关心的,他曾经发起对四川灾情的援助,推动维新思想的传播,对于赵化镇更是关心备至,他写的"赵化镇牛痘局记"一文足资证明。(以上情况可见附录)我想,这位老板大概是觉得刘光第名气这么大,一定相当于现在的官员,有权有钱,可以给家乡办好多事。他不知道,刘光第在京城是个小小京官,当初中了进士,也没出现"范进中举"那样的盛况(指物质待遇的改善),进京任刑部主事的经费还没有,若不是有人资助还去不成呢(京官薪酬薄,应酬多,用度大)。到了京城,当官十几年两袖清风,经济状况没有根本好转,哪里有多少钱来"为家乡做贡献"。
    老板还说了一件事:当我们问起光第中学怎么门改了,他说自从1998年改名光第中学后,高考成绩年年下降,于是改回了赵化镇中学。闻此,不禁哑然。自己也曾在中学工作并参预高考事宜多年,能够理解他们受到的社会压力,但是实在不能苟同此举。且不说刘光第作为"奋力图强革新的慷慨志士"(胡锦涛语)的人品,就读书和应试来说,刘光第无疑是个"读书种子",十四岁即能作诗,成年后其诗梁启超评曰"在韩杜之间"胡先肃评曰"为戊戌六君子之冠,近世亦鲜有过之者";文章得到当时一代儒臣张之洞赞赏;书法亦颇得好评。而且刘公还是个"考试种子",请看他一生参加过的考试:19岁应童子试,获县第一名,21岁中秀才,23岁四川乡试中举,24岁会试中二甲88名进士(全国数当是第91名)。如果相信什么神仙保佑,那么现成一个文曲星下凡,却拒之门外。可叹!
图2:赵化镇老街
  
    据老板说,镇上没有什么刘氏宗祠之类,于是我们的活动,除了体验一下我们先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此外就集中于寻访刘光第的遗迹了。
吃完饭,在镇上问了几个人,都不知刘光第旧居,最后遇到一位摆摊的有心人,他知之较多,于是请他带路当导游。
图3:与摊主交谈

图3    我们三人雇了两辆摩托(镇上的主要代步工具),先到了镇外的普安寨,那里是刘光第的故居"晚晴书屋"。刘氏身后,由本家居住。现在的屋主外出做事,房屋和农田委托一农人照料,此农人听说我们来意,立刻放下手中农活为我们打开屋子看了看。

图4:晚晴书屋门前

   
图5:室内 图6:面对的公路
    室内室外照相完毕,又乘上摩托到了镇里老街上,看到了刘光第出生地。房屋虽然已不知何人居住了,但是还有一块匾,大书"刘光第字裴邨"。刘光第出生于此,长到十三岁,伯父、父亲先后去世,于是只好卖屋求学,搬到远在镇外的普安寨去了。
图7:出生地

 

    出生地面对着一条小路,顺着坡往下走去就到了河边,这条河就是沱江。

 


图8:通往沱江

    当年刘光第进京、后来灵柩回乡都是走的水路,从赵化镇乘船到泸州就入了长江(刘诗云:"朝发家门前,晚泊泸城滨")。赵化镇当年的繁华,看来与交通要道有关,而现在的沱江,修了水电站,不再作为航道,近年四川多旱,江水也半枯了。这就是人力对自然的改造吗?另外此处历史上盛产丝绸,可惜现在已经绝迹,想买点作为纪念品也没有。 图9:今日沱江
   
    下午回到富顺县城,便去西湖。这里是富顺县城的主要景观,我曾看过一部小说《天问》,写的是民国初年的富顺县城,西湖是很美丽的。如今的西湖,面积已经缩小了,周围盖了些楼房,少了当年的幽静,然而还是县城居民休憩之佳处,沿湖摆了许多桌椅,有打牌的,有喝茶的,颇为悠闲。 图10:富顺西湖边
    湖边一山,拾级而上,便到了烈士陵园,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刘光第的塑像和墓。我和表兄鞠躬行礼,对这位家乡的维新志士致以深深的敬意。看来,富顺县确以刘光第为自己的骄傲。  但是,我们在陵园里没有找到刘光第的展览馆。联想到在赵化镇听到的,感到纪念先烈,要广为传播先烈的思想,其实上文所写的刘光第读书、应试和下面的附录,材料主要来自赵化镇的高老师1998年所写,可惜他的叙述,似乎不为更多民众多知。
图11:刘光第塑像 图12:刘光第墓

 

    【附录】1897年川东川南大饥,光第与同乡京官合力筹措,公私共得银二十万两,汇川作赈银。次年,沱江大水,仍是上述人员捐资二万多两,汇赈。当年宋育仁回川,在成都、重庆发行上海《时务报》,光第函告宋"广为流通",并函告亲友订阅、宣传《时务报》,曰:"看报长学识,《务》是必当读之。"刘老夫人逝世,先生在家守孝三年,在赵化镇文昌书院主讲,多重时务之学。在京与同乡京官创办"蜀学会"于四川会馆。由外官和京官捐资数千金,聘请中、西老师,讲求"时务"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