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第与客家祖地闽西

苏钟生,吴福文 (龙岩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学界多从史学特别是清末变法维新的历史地位加以认识,对其客家属性及有关人文精神的表现很少有人考察。其实,刘光第乃客家祖地闽西人的后裔,他曾于光堵二十一年秋回原籍寻根谒祖,在闽西期间,他祭祀宗庙祖坟,考风俗、察民情、倡教化等,充分体现了刘光第 作为客家人所具有的鲜明的慎终追远、敬祖睦宗和崇尚文教的人文特征
    ――――――――――――――――――――――――――――――――――
     刘光第(1861-1898),字德星,号裴村(培村),四川富顺县赵化镇人,祖籍闽西武平县湘湖村;清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刑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参加康有为发起的保国会;受光绪帝召见,赏加四品卿衔并参预新政;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时,与谭嗣同等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作为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学术界对刘光第的研究多从史学和政治学方面加以考察,对他的客家属性及有关人文表现则很少有人关注。在此,笔者试就其与客家祖地闽西的关系作一番探讨。
    
一, 客家祖地后裔--刘氏入川年代考辨

     据民国《武平县志》记载:"邑中刘氏皆彭城派。宋元间,先后由江西瑞金县塘背乡迁来……湘湖开基祖刘三郎,号二夫,元季由长汀刘屋坑来迁……清刘光第刑部主事,为光绪戊戌政变六君子之一,亦其族迁蜀而籍富顺者也。"①而据闽粤赣边各刘氏族谱和联谱,以及有关考据成果表明:闽西武平刘氏为唐末客家南迁时,首引姓氏族谱--刘氏入闽始祖刘翔(祥)的后裔;刘翔为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次子鲁王刘永第32代裔孙,今闽西长汀城中还保存着客家刘氏族人始建于北宋淳化三年(992),并经明清至民国多次修复以祭祀刘永和刘翔的汀州刘氏宗庙。②由此可见,刘光第的祖先有着完整而典型的客家经历,并且上祖就有一段居住四川的历史。
     武平客家刘氏的一支何时"返迁"四川,有成为刘光第族人在蜀地的开基祖?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清初。这种观点较多被人持认和接受,大概是因为清初康乾年间有过"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不少闽粤客家参与其中。如孙晓芬所著目前阐述四川客家最全面的《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就持这种观点。该书"前言·清前期客家人移民四川的历史地位及对其研究的学术价值"中,即把刘光第与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等近现代名人,同视为清初人川的客家后裔。〔1〕(P3)
     二是认为刘光第祖父这代。如钟德彪《百年血祭》一文指出:"刘光第,祖籍武平县湘店乡湘湖村,其祖公一代时迁到四川省富顺县赵化镇卢家嘴落籍。"又说;"刘光第,据民国《武平县志》载,属刘隆第十八代后裔。十六世迁居四川"。〔2〕(P292,294)另外,刘养远等《刘光第祖乡之行》也说,"据湘湖刘氏族谱记载。刘光第属刘隆第十八代后裔(十六世时迁居四川)。"〔3〕照此说法。刘光第祖上入川是在近代的清末。
     以上两种说法,如果认真阅读其著述并查阅所引有关文献,就可发现都难令人信服。其中第一种观点,几乎都缺乏有说服力的论据,多给人以猜测而得出结论的感觉。如孙晓芬著作不仅全书无一具体论证刘光第上祖入川的依据,并且在第37至42页"客家人蜀迁徙简表"所列"入川前居住省县"为闽西武平的姓氏也无刘姓,而属闽西刘姓者又为"福建长汀",并在"四川居住县市"为"内江",不是刘光第所居的富顺县。至于第二种观点,笔者遍查民国三十年丘复主篡的《武平县志》,根本没见有武平刘氏何时何代人川的记载;而所谓的"湘湖刘氏族谱",也未注明何时所修而无从查考。并且笔者曾询问对武平刘氏宗旅社会有较全面而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客家学青年学者刘大可博士③,他说曾查遍湘湖从清康熙和嘉庆到民国等各种版本的刘氏族谱和家谱,都未发现刘光第祖上入川的记载;另外,从刘光第 《湘坑湖记》所说"闽蜀天然,迁徙隔绝之日久,生长于蜀者,综各房殆数千人"这段文字看,由闽西武平入迁四川的刘氏发展到刘光第这代,如果只有二、三代时间,则绝不可能已有"各房殆数千人",也不至于被刘光第视为"迁徙隔绝之日久"。
     那么,刘光第相上究竟何代何时入川呢?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抖,唯一可使人信服的直接证据就是刘光第《湘坑湖记》中的一句话:"光第,伯盛公十七世孙也,入蜀之世盖六。"所谓伯盛公即刘隆,是武平湘湖刘氏开基祖刘三郎第五世孙,也即今湘湖刘氏宗族的六世祖。他于明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累官山西签事、大理寺卿。④由于他是武平有史以来第二位进土,而且在古代武平官位最高,所以不仅是武平的骄傲,更是湘湖刘氏族人的象征,以致刘光第也直称为其后裔。不过;刘光第这句话易给人以两种不同含义信息:一可理解为刘光第入蜀之世是伯盛公第六世孙;二又可理解为刘光第入蜀之世到他已第六代。如果以刘隆登进士第的1404年到刘光第出生的1861年共1 7代即平均每代约27年计,那么,照前一种理解,刘光第祖上入川应为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按后-种理解,则刘光第祖上入川年代应在清康熙年间。因此,究竟是哪种理解正确?
     笔者认为。应是第二种理解。即刘光第祖上入川年代约于康熙年间的清初。其理由除了这段时期众所周知的"湖广填四川"有大量闽粤客家参与其中外,还可从《湘坑湖记》的"少时,闻族老相传说湘湖名字"和"吾祖吾父思欲一归省祠墓者数矣"等文字中看出,由刘光第这代上溯二、三代的四川富顺刘氏族人对原乡武平湘湖十分眷念,而且情况还比较了解,如果按第一种理解入川已11代,则到刘光第祖辈父辈早已"反客为主",因而对原乡的眷念也已淡漠。另外。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所列"客家人入蜀迁徒简表"罗列的60种谱33姓中,虽无从武平入川的刘姓,但从闽西汀州入迁四川者则占23种谱17姓,并且时间都是康熙至乾隆年间,其中还有9姓是康熙年间。可见当时闽西客家在闽粤客家移居四川中占了极大的比例,并形成一股不小的浪潮,而刘光第上祖汇入其中,则完全可能而可信。
    
二,千里寻根谒祖--斩不断的客家情结

     由于受相对独特的历史命运及生存空间的影响,在生生不息、根深叶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客家是一支固守和因袭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具有特别强烈的敬祖念宗、敦亲睦族和慎终追远人文精神的民系族群。千百年来,客家人不论播迁何处,徙居何方,大都不忘自己的根。从历史上因战乱等原因而逃离敌国时宁弃-切也须背负祖先骨殖同行的普遍迁徙行为,到现实生活中恪守"宁卖诅宗田,不忘祖宗言"和"亲有三代,族有万年"等祖训遗俗。都是这种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身为客家后裔的刘光第,虽然祖上入川到他这代已历六世,并且所处坏境不是客家聚居地而属客家岛,但客家人文氛围依然在当地得以营造和延续。据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在蜀地刘光第家乡,刘氏族人使用的是祖籍地的客家方言,奉行的是祖籍地的风俗习惯,甚至还祭祀着传说中在武平卓锡的定光古佛。〔4〕(P343)并且据史籍记载:"刘光第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支用绌,入不敷出",母亲王氏为供其读书,卖掉石灰溪街房祖业以充学费。〔1〕(P321)由此可见。刘光第的母章也是位典型的客家妇女,贤良耐苦,至诚地重视子女教育,甚至坚定履行了客家人传统的"家再穷,人再苦,卖屎缸也要缴子去读书"的人生哲学和处事准则。因此,在这种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中,客家文化无疑对刘光第有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体现在对祖地、先人和宗亲的观念与行为中尤为突出,以致于成为其族人入川六代以来回祖地省亲和寻根谒祖第一人。
     在饱含温馨乡情的《湘坑湖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光第,伯盛公十七世孙也,入蜀之世盖六。少时,每闻族老相传湘湖名字,辄欣然想见之,愿果一往为幸。然自吾祖吾父思欲一归省祠墓者数矣而不得,光第可得耶?且闽蜀天然,迁徒隔绝之日久,生长于蜀者,综各房殆数千人无得一归者。而光第则光绪乙未,脱然由京师航北海达南海,而竟安归乎湘湖也。则岂徒光第一人之幸?乃上以慰吾祖父泉下,下以告吾子孙;而以答蜀中诸伯叔兄弟东望冀一归闽不得者;又欢闽中诸伯叔兄弟西望冀一知蜀而不得者。"
     这段文字,按叙述的顺序。至少告诉了我们以下几方面信息:第一,确认自己祖上是由武平入迁四川,并以自己是湘湖刘氏族人的象征--刘隆(伯盛公)的后裔为荣;第二,从小就与父老乡亲一样,时刻苦恋并向往与蜀地远隔"天然"的祖地;第三,是在"光绪乙未"即光绪二十一年(1895)从京师(今北京)回到祖地湘湖,并以自己是家乡族人第一实现这一目的者为幸;第四,认为祖地之行不仅告慰了列祖列宗,又对后代有了交代,同时还起到沟通闽蜀两地族人信息和增进乡谊的作用。由此可见。刘光第对祖先、祖地和宗亲的感情何等执着和炽烈!这种意识和行为,充分说明了客家人鲜明的慎终追远、念祖思乡和敦亲睦族的人文精神,在刘光第思想意识中已根深蒂固。
     据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刘光第回祖地前后共逗留了四个多月,并且这段时间是在他在朝廷为官时接到武平族人邀请而"脱然"挤出时间成行的。期间,他最热衷和活动最多的项目就是拜谒祖祠祖墓:从乘船到福州登岸,再跋山涉水进入闽西州府,就去拜谒了汀州城里的刘氏家庙;〔5〕抵达湘湖,尚未与族人熟悉,就迫不及待打听刘隆的出生地和墓葬,当实地参观了刘隆墓时,深有感慨地说:"我之今日,此癸山丁之传也"(刘隆墓地座向为癸山丁);〔3〕与湘湖宗亲相处融洽后,又分别拜谒和祭祀了刘隆祠和供奉着开基祖三郎公与刘隆之父--五世祖银川公的湘湖刘氏总祠,并为这些祖祠题写丁不少饱含崇敬和悼念之情的楹联。〔6〕此外,《湘坑湖记》有段约300字对湘湖刘氏宗祠的介绍,即所谓"湖之内为祠五:总祠一,支祠四,总祠祀三郎公,为元始迁祖,支祠祀六世兄弟四人,为各房分支之祖:曰伯初、伯盛、伯达、伯英。"接着便分别介绍各祠的所在。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推想:刘光第在祖地除了拜谒和祭祀了他的直系世祖祠外,至少还拜谒参观过旁系祖祠。因此。所有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刘光第对祖地先人一片敬仰和充满虔诚的深情。
    
三、月是故乡明一-醇美的原乡印象

     湘湖村位于"武平县东北百十里"、"北去长汀县百二十里",是武平与长汀交界的一个村落,今属武平县湘店乡所辖,距乡政府所在十华里,地势较高,是块四面环山的平地,山林面积约占全乡三分之一,所以是典型的边远山区。现有居民2700余人,都是刘姓,基本以"作水田"(务农种水稻)为生,至今生活水平还欠富裕,历史上与外界交往,主要是通过十几里外流经本乡店下的汀江。⑤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井谋生艰苦的村庄,在刘光第看来却极具温馨和诗情画意,记于《湘坑湖记》,让人读之不禁心驰神往。
     譬如,介绍湘湖环境与景物,"湘坑湖在山顶,环拱四五秀峰。"--祟山峻岭成了秀丽奇峰;"山屏地砥,别然中开,雨乃漫为湖荡,实非湖也……若盖数百里外,海气遥蒸万山之上。" --山中小盆地说成一片开阔,雨天近景茫茫,而远景云蒸霞蔚;"其树多楠、松、杉、木荷、楮、橡、棕桐……其花瑞香、栀子、兰蕙。"--连植物都尽举嘉树乔木和香花幽草……
     再如,记叙祖地风土和人情:"山之腰腹脊膂,人家分牺之,烟云复燎,鸡犬声清以达。"--村庄风貌一派田园情调,祥和而宁静;"湖中有田、有池、有井,有园、有溪、有桥、有村、有麈、有市、有店。有砚者、犁者,锄者、镰者、斧者、刍者、摊者、担者、量者、权者、刀尺者、鬻酒者、饭者、肉者、烟者、肩米肩纸者、肩木油者。"--社区之中,田园不失市气,农工商贸尽有;"多老寿者……然无为盗者,无睹胥徒签票者……然少淫者。无妇女裹足者,多项银环者,多雏姬幼女樵汲者。无老弱咸擎五寸碗饮纯酒者。"--民情风俗,敦厚而纯朴,尤其客家人豪爽和客家妇女的良俗与勤劳使人叹奇不已……
     总之。在《湘坑湖记》中,湘湖的风貌都显得诗情画意般的美丽动人,全无现实中穷山恶水、落后贫穷的模样。这种主现与现实的反差,归根到底是刘光第对祖地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那就是热爱与眷念。以致于这里的一山一水、-草一木都感到亲切和可爱。
     尤值一提的是,刘光第在回祖地之前,情一直非常忧闷,特别是光绪二十年六月(1894。7)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以来,吸见清政府在军事上节节溃败,中华民族遭受到空前的劫难,刘光第与其他有识之土一样,内心感到非常忧虑和悲愤,井冒不测之祸写了《甲午条陈》,力陈变法图强之策,但因位卑而难近光绪,请刑部堂官传递又惧其措词过急而不肯代奏,所以极为愤慨和伤感。到次年三月,中日议和,订立《马关条约》,刘光第不禁仰天长叹;"所见所闻这事,真是要气坏人、愁死人也!"在这时,收到祖地武平族亲的邀请,于是便"脱然"告假成行。在南行中,每当想起国事日非,忧伤与悲愤之情油然而升,甚至游历美如天堂的杭州和气象繁华的香港等地都提不起兴趣,反而产生悲怜和厌恶的情绪。这种现象在他当时所写的不少诗篇中有充分的反映,如:"忽忆海疆新割去,愁时不觉涕汛澜"、"今日钱塘开互市,鉴湖行亦叹腥膻"等等。可是一回到祖地湘湖,刘光第的心绪就豁然好转,正如其《南来》诗云:"南来犹作故乡看。暂到湘湖意已欢。"这种心理感受的极度转变,说明在刘光第心目中,祖地有如母亲的怀抱和避风的港湾。也正是有了这种体验和感受。湘湖的一切在刘光第看来才会显得神圣、亲切和美好。
    
四、永恒的纪念--光第在祖地遗迹与传说

     据闽西文史学者调查和考证,在祖地湘湖近半年的时间里,刘光第受到77岁的长辈刘庆芳、刘楚珍和族弟刘刚甫为首的全体族人的热情接待。族亲各户轮流邀饭,宗亲梓叔陪伴左右。每天或拜谒祠墓,祭祀祖先;或登高拂荆,游览山水;或与族亲畅谈闽蜀两地住事和往他乡拜会族亲;或与邑中墨客骚人吟诗作对;切磋艺文……至今当地还有不少他的遗迹和有关传说。
     (一)祖祠楹联
     如前所述。刘光第在湘湖拜谒和祭祀祖祠时,写了不少纪念意义的楹联。据当地文物工作者考证,其中仅写于五世祖德川祠和六世祖伯盛祠的楹联就有13副。可惜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在"文革"时多被撕毁、铲除或覆盖,但现在仍有6副醒目可见。其中一副题于刘隆(伯盛)祠的楹联最为绝妙:"数千里闽蜀一派源流,十八世祖孙同年相会。"上联说明了闽蜀两地刘姓一脉相承的源流关系;下联则揭示了他与刘隆的特殊关系--前文已述,刘隆累官山西签事、大理寺卿,是湘湖刘氏族人的骄傲与象征,又是刘光第的直系祖宗;两人官位相当,又辈份相隔18代(加上刘隆这代),会试登榜分别于明永乐癸未和光绪癸末,⑦故称"十八世祖孙同年相会"。总之,这副楹联不仅扭紧了闽蜀两地刘氏的联系,同时也以绝妙的措辞褐示了刘光第与刘隆的直系渊源关系,及隐含了作者对刘隆的崇敬与比附之情。
     (二)牌匾题署
     在祖籍地省亲渴祖期间,刘光第所题其他墨迹究竟有多少已难查考,但被人镶嵌保留下来的至今已发现三处:一是为店下汀江码头集市的族亲"同顺昌"店老饭刘志通题写横幅"谨身节用",被主人刻于石板,现安置在大化村刘佳添(刘志通曾孙)家中饭厅的门顶墙上;二是祭祀五世祖刘德川祠时,手书直爵牌匮一块悬于祠内中堂粱上,其文竖写三行,从右到左为"光绪癸未科/钦点刑部主政/裔孙光第立";三是在武东乡角祥村保存其手书刻写石匾一块,上有"为善最乐,读书便佳"八个大字。
     (三)故事传说
     闽西特别是刘光弟祖地所在的武平县东北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刘光第寻根谒祖时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传说的内容涉及许多方面,但都反映了刘光第的正气和美德。现采摘几则概述如下:
     1。湘湖某日,有几位外村刘姓农夫前来拜会光第,谈及日本步步人侵,清廷频频派员求和时,其中一人问道:"扶朝军师现在是准?"意即偌大中华现在怎么就没有如姜子牙、诸葛亮之类的人匡扶社稷?光第听罢,不胜感慨,赋诗叹道:"扶朝军师今是谁?此言堪笑亦堪悲。也知画策臣须急,一辈田间做水儿。"(客家话谓耕田为做水)--这反映了刘光第忧国忧民思想。
     2。光第从福州陆路经汀州城乘汀江木船往祖地,船夫告之汀江有羊古关。官府在此乱设关卡滥收税款。果然,船到"羊古关"时,关中税吏令舶靠岸缴税。船夫道:"本船所载乃刘大人,未运其他货物。"税吏答曰:"不管何人,都得停船纳税,否则加倍惩处。"船夫停船靠岸,经查果然刘大人光第也。税吏见状,跪伏求饶。光第说:"什么羊古关,尽是胡作非为,应立即取缔。"从此。羊古关税卡被撤,过住商船畅通无阻,井无须交纳那中饱私囊的税费--这体现刘光第体恤民生疾苦的情怀。
     3。作为客家弟子,光第深知读书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因而十分重视读书教育。如其母殁守制时,亲自执掌赵化镇文昌书院;湖湘省亲返京时,带上族亲刘应和赴京供其读书。传说他在湘湖时,四月十五日,当地迎神拜佛,演戏十日。见此,他建议乡人这样花钱不值,不如将这些钱办个图书馆。以便族中少年多读诗书……
     总之,在客家祖地闽西特别是刘光第的故乡,保留着这么多刘光第还乡时的遗迹和流传着众多关于他的故事传说。一方面反映丁刘光第对祖地的深厚感情,井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他的操守与修养;另一方面则体现了闽西人民对这位民族志士和客家才俊的崇高敬仰与深切怀念。
    
     注释
     ①见丘复主篡民国30年编修《武平县志》卷七"氏族志"。
     ②此段权述分别参见罗鲁林《客家源流考》,林善珂主编(客家百姓源流郡望堂联汇考)"刘姓"(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刘国柱、刘永尧《汀江源头古家庙,入闽刘氏第一家--记汀州刘氏家庙》(闽西客家学研究会主办《客家纵横》1999午第四期)等。
     ③刘大可博士为武平刘氏族人,对湘湖所在武北地区的社会文化颇有研究,著有《武北湘湖的刘氏宗族》(台湾《民俗曲艺》第117期)、《武北湘村的宗族社会与文化》(国际客家学会等编《闽西客家宗族社会研究》,1996)和《传统客家村落的空间结构初探--以闽西武平县北部村落为例》(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宣读论文;2000)等;
     ④见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五"选举志一"。
     ⑤此段叙述据5年前笔者赴武平湘店乡调查所见所闻,并参考刘大可《武北湘湖的刘氏宗族》(台湾《民俗曲艺》第177期)。
     ⑥本节引用有关资料分别见《武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所载有关调查研究文章及张惟主编《寻根揽胜闽西缘》"返乡祭祖刘光第"、钟德彪《作为祖籍武平的刘光第》(《闽西社科研究,1994年第二期》等。
     ⑦见刘亦农《对刘光第回湘湖寻根谒祖时所撰一联的管见》一文(《武平文史资料》第十五辑),根据《明史》"卷七十·志四十六·选举二"及康熙《武平县志》"人物志"等史籍考证,刘隆虽史载永乐二年(1404)进士,但因"靖难之役",张榜却为癸末进士。
     参考文献:
     〔1〕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钟德彪,澎湃客家情〔M〕。北京:中国丈联出版杜,2000。
     〔3〕刘养运,刘添新,刘光第祖乡之行〔A〕。福建武平县政协。武平文史资料:第二辑〔C〕。1983。
     〔4〕张 惟。《寻根揽胜闽西缘》〔M〕。深圳:海风出版社,1997。 ,
     〔5J刘国柱,刘永尧。汀江源头古家庙,入闽刘氏第一家---记汀州刘氏家庙〔J〕 客家纵横。1999。(4)
     〔6〕德泉。刘光第返武平湘湖祭祖探亲前后〔A〕。林善珂。 客家路漫漫--武平客家学论文选〔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