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历史文学及其他


设立“戊戌历史文学及其他”栏目之缘起

    “戊戌的书”专栏,其书目原来是将所有搜索到的有关戊戌维新的书籍,统统放在一起,不论其体裁为何。现在决定将有关戊戌维新的历史文学作品分开来 另设书目,并进一步作些讨论。
    为什么要分设?理由是历史文学允许虚构,而且没有虚构就缺乏吸引力,所以虚构成了历史文学的特色。可是历史著作最重要的是求真,这和虚构是矛盾的。以上说的理由,是成立的;不过,我本来的想法是是消极的。有种说法:历史学家是不看历史剧的。因为我不是历史学家,向来是看的,但是自从近几年来浸润于戊戌的历史中,竟然也不想看历史剧了,因为一看剧中情节,就很自然地要和真实的历史(当然是我自己认知的)去对比,觉得不合就看不下去了。而对我不熟悉的另一段历史,则对反映它的历史剧照看不误。由此,便想把历史文学驱逐出去,入于“另册”。
    后来,又看看现在的荧屏:那么多的‘大辫子’,前赴后继;对‘清官’、‘好皇帝’的赞扬声,此起彼伏。正如论者所说:“这些戏反映的是君权至上的伦理规范、君权之下的国家之治,与现代民主自由社会的价值观严重冲突。这在封建观念并未根除、现代公民意识并未扎根的当代中国,所起到的坏作用尤其不可忽视。”①“清华大学的秦晖先生曾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反思专制主义黑暗、树立启蒙精神的历史剧问世。’”②关于戊戌的历史文学虽然未必能达到上述希望,但是它的主题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次冲刺,远不同于在此数千年来大变局之前的“百代都行秦政制”。我们的近代化、现代化并没有全部完成,我们的改革开放正在深入、扩展。可以说,戊戌的历史文学,意义远高于那些帝王将相戏,应该为之鼓与呼的。
    至于它有与史实不合之处的问题,也应该全面地看。客观地说,反映戊戌维新的戏剧、小说,我看过不少,回忆其情节,在一些大的事件、人物上,基本上是符合的。如果以今天历史研究达到的水平去看,过去的作品问题较多,可是它们在出版时也还是当时历史学界的认识水平基本符合的。想想那张健伟著《温故戊戌年》,第一版还得了奖呢,可是他读了台湾历史学家黄彰健的书,看法大变,写的第二版几乎成了第一版的翻案文章。可是,那本黄彰健的书,他在北京都没找到,在香港才碰到的。所以,不可苛求历史文学作者的。
    当然,历史文学确实传播了某些不合史实的说法。这也可以纠正的。《雍正王朝》电视剧播放后,清史专家戴逸写过一篇文章讲历史上的雍正,并不很长,也很好读,大概就把问题讲清了。
    总之,‘堵’是不对的,也不可能的。《三国演义》流传这么多年,现在明知它有许许多多的误导,但是你再宣传,也不会有多少人去读陈寿的《三国志》的。正确的做法也许是:对作品作些中肯的评介,对史实作些必要的说明。
    本栏目将按此方向建设,此次先建立简要的书目,并介绍有关“康熙王朝”的网上讨论。
注①②《南方周末》2002年3月7日第16版,马少华:《宫廷没了,粮仓永恒》

 

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文学书目

 

《北京法源寺》李敖著
《檀香刑》    莫言著
《日落紫禁城》吴启泰著
《补天裂》    霍达著
《清史演义》  蔡东藩著
《慈禧全传》  高阳著
《戊戌喋血记》
任光椿著
《戊戌风云》  胡建新著

 

关于电视剧《康熙王朝》网上讨论

从“电视剧场_新浪网”上搜索所得的讨论文章中,可以启发我们对历史文学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对我们关心的戊戌历史文学,也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吧。 现将整理后的文章选辑,排列于下

忠实追看热情评说 观众对《康熙王朝》褒贬不一
      ***       ***      ***    ***    
康熙臣子面目全非--清史专家评《康熙王朝》
看穿帮:《康熙王朝》常识小错误
点评:总结《康熙王朝》的七大“硬伤”

文化时评:《康熙王朝》--一部愚民的历史剧
拈花一笑万山横——我看《康熙王朝》与《笑傲江湖》之败
      ***       ***      ***    ***
平心而论还算成功
蓉城观众实话实说 《康熙王朝》落幕获评90分
同期档打擂 《康熙王朝》收视远超《孙中山》
《孙中山》《康熙王朝》荧屏撞车纯粹是巧合
在台收视率创新高 《康熙王朝》火爆港台
      ***       ***      ***    ***
祖先形象被丑化 尚可喜后裔要《康熙王朝》补偿损失
      ***       ***      ***    ***
历史: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康熙王朝”(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