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1823-1901)

    【梦史氏按】在晚清七十年中,掐头去尾,中间的四十年,李鸿章处于历史舞台的中央位置,站在军事、政治、外交的第一线;然而当戊戌变法时期,他正因受甲午战争失败之累,一定程度上"靠边站"了。但是,他巨大的身影,仍然对戊戌变法发生影响。 因为他是如此的重量级人物,又不在戊戌年聚光灯的焦点,因此更显得神秘,他的作用更需要通观其全部历史来帮助判定。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但是,直到20年后,才开始自强图存的过程,这一过程即以洋务运动为开端的近代化过程。李鸿章毫无疑问的是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而他提出来的"内须变法,外须和戎"的方针,更超越了洋务的范围,可说是当时中国最为恰当的总路线。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李在"变法"方面却罕有建树。为此,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批评他"苟其以强国利民为志也,岂有以四十年之勋臣耆宿,而不能结名望以战胜旧党者"。
    但是仔细考察,笔者觉得似乎对李是有点苛求了。
     李被称为当时中国的"第一重臣",甚至有"东方俾斯麦"之称,但这是夸大了李的分量。李在最受宠幸时,主要职务也只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当然,他的影响似乎要大于他的职务,但绝对不是如俾斯麦那样的"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宰相。诚然,他提出的建议得到格外重视,但并不是都得到批准,在朝中,慈禧太后以及皇帝之下,还有恭亲王、庆亲王等执掌中枢的王大臣,还有掌握财权的户部大臣,在地方还有各位督抚,此外来自清流的批评更是无有宁日。李去世时有有德富苏峰著论一篇,称:"世界之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道有北京朝廷。虽然,北京朝廷之于彼,必非深亲信者。不宁惟是,且常以猜疑憎嫉之眼待之,不过因外部之压迫,排难解纷,非彼莫能,故不得已而用之耳。况各省督抚,满廷群僚,其不释然于彼者,所在皆是。盖虽其全盛时代,耳其在内之势力,固已甚微薄,耳非如对外之有诬陷权力无限光荣也。"难怪严复的挽联称:"使当时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
     此外,李鸿章不是一个理论家、战略家,而是一个实干型的人物。有人批评他陷于事务,但笔者看了他的若干篇书信后,不禁有感:像派遣留学生的事情,现在只是国家教委下面的一个司局的具体工作,而当年还要李鸿章这样可说是"常委"级别的人物亲自策划、组织,可见,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实干家,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将更为蹒跚。有论者提到李鸿章"他此时已成为全国督抚的领袖,集内政、外交、洋务、海防于一身。在1880年代末、1890年代初,他忙于应付每日遇到的政治问题,以致不能对北洋海军诸多问题给予更多的注意。"对于他心血关注的北洋海军尚且顾不过来,怎么要求他更多呢?
     即便如此,德富苏峰还是认为李鸿章"彼知西来之大势,识外国之文明,思利用之以自强,此种眼光,虽先辈曾国藩,恐亦让彼一步,而左宗棠、曾国荃更无论也。""导清国使前进以至今日之地位者谁乎?固不得不首屈一指曰:李鸿章也。"对此论断,梁启超不仅全文引用在他的《李鸿章传》里,而且认为"以上之论。确能摹写李鸿章人物之真相,而无所遗,褒之不过其当,贬之不溢其短,吾可无复赞一辞矣。"
     然而,这样一个人物,却长期以来蒙受恶名。梁启超曰:"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可叹者,梁氏之后百年已过,此种恶评犹不绝于耳。有论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个原因是有关的原始资料汗牛充栋。第二个原因是自他去世以后,中国历史浮沉变迁,不利于对他的一生事业作出更为同情的评价。"
     以上意见当否,诸君自行判断。笔者还想补充一点,李鸿章最挨骂处在于其外交谈判。大家都说"弱国无外交",特别是在战败之后,却要求李鸿章在谈判桌上使国家毫发无损,岂可得乎?历史学家陈恭禄,在看到历史上有关外界问题的纷争,深有所感,特地指出"更当说明此者,外交上之事件,尤易引起争论。盖人类之普遍心理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对其家庭国家无不如此,诋毁外国,国人固少反对,且有爱国之名。此种畸形偏狭之心理,徒为害于国家。"试看今日之"愤青"言论,便不难理解李鸿章蒙冤之由来。
    李鸿章的缺点错误,决不会少,值得好好总结。但是,若将他当作一个"卖国贼"来一笔抹杀,就关上了理性研究之门。

有关李鸿章的书目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李鸿章

  李鸿章年谱

  清史稿·列传:李鸿章

  《李鸿章传(梁启超)》选载之一

  《李鸿章传(梁启超)》选载之二

  《李鸿章传(梁启超)》选载之三

  《李鸿章传(梁启超)》选载之四

专题:李鸿章与甲午战争
  甲午战败,李鸿章背负“卖国”之名,对此梁启超有言:“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在此题中,选录严肃的历史学家的评论数则,相同之认识是:误国则有,卖国则无;而不同角度的观察、不同程度的批评,可供读者扩展视野。

    梁启超评论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  陈恭禄评甲午战争及李鸿章  苑书义论李鸿章之消极防御  戚其章谈“帝党主战 后党主和”  戚其章就中日海防观论甲午海战的胜败

  专题:李鸿章的外交活动
  李鸿章之负“卖国贼”恶名,源之于签订马关条约似乎甚于甲午战争。从前一专题中看,李鸿章对于战争的指导,确有可批评之处,所谓“误国则有,卖国则无”。而到了马关议和之时,败局已定,城下之盟岂能不丧权辱国?却将骂名归于奉旨谈判、奉旨签约的执行者,岂不荒唐?!本专题选录“李鸿章与马关议和”,看看他在议和中的作为,就可知是非曲直。而李鸿章与沙俄签订之密约,受到指摘则似乎更有理由,本专题略作介绍,看看到底问题有多大。至于李的整个外交活动,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外交家之李鸿章》有精辟之论。而《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和戎观》一篇则将其外交活动的指导方针,置于其“内须变法,外须和戎”的系统之中,可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李鸿章马关议和  李鸿章与中俄密约  外交家之李鸿章 李鸿章的和戎观

  专题: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李鸿章到上海与太平军作战,大开眼界,他深切认识到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必须自强,开始了他的兴办军火工厂、民用工业、交通、矿山和培养人才的系列活动,后人称之为“洋务运动”者也。无疑,李是洋务运动之中坚。固然办洋务有种种局限,但不能因甲午战败而简单地否定。贬低者之中有不少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可他们怎么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洋务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新生产力并没有因甲午战败而沉没大海,培养的人才也没有伤亡殆尽,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李鸿章洋务成绩(简) 李鸿章洋务成绩(详) 梁启超评洋务败因 李鸿章洋务思想评析

  专题:李鸿章与戊戌变法
  李鸿章应对几千年未有之变局,抱定“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方针。为了“和戎”,他真是呕心沥血,为此身负滚滚骂名;可是在“变法”方面,却少见动作,究其原因,或如梁启超所评,缺乏见识;或因虽是当时朝廷的第一重臣,却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首脑(比如俾斯麦宰相或者伊藤博文总理之类),只是在第一线处置军事、外交事务,无力筹划变法大计。如今面临戊戌年兴起的变法高潮,似应是积极参预,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当复杂,现罗列几种说法,见仁见智,惟读者自断。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同情维新首先自保   李鸿章与康梁的微妙关系   李鸿章参与策动戊戌政变

  专题:中外人士议李鸿章
    李鸿章是百年前的人物,然而对他的评价至今还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此处摘选的议论,主要是李氏同时或稍后的人士
挽联及诗 论述之一(雷禄庆辑录) 论述之二(李守孔辑录)

  专题:图像李鸿章
    所谓图像,包括照片和绘画,这些有关李鸿章的图像,或可帮助我们增加对李氏的感性认知
“综合”     “综合(续)”    “甲午战争前后(一)” “甲午战争前后(二)”  “最后岁月(一)”新  “最后岁月(二)” 新 “最后岁月(三)”

  专题:李鸿章诗文选
致曾国藩信件二 奏折:《请设外国语言文字馆折》 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筹议天津机器局片 复曾相 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复沈幼丹船政 复沈幼丹制军 议选员管带学生赴各国学习  复刘仲良中丞(光绪二年) 复区海峰容纯甫(光绪三年) 复郭筠仙星使(光绪三年) 复郭筠仙星使(光绪四年) 请设南北洋电报片 妥议铁路事宜折 复王壬秋山长 直境开办矿务折 论海防兵单未可轻言战事 妥筹边计折 寄译署 创武备学堂折 漠河金矿章程折 议制造火柴 复奏海军统将折 据实陈奏军情折 为遵旨奉使日本议和预筹商谈方略折   以上文章的〔提示〕和〔译文〕俱引自《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诗文选译》
  筹议海防折
  李鸿章诗词选(新)

  专题:李鸿章的“受贿”问题
  李鸿章在签订中俄密约过程中,是否有受贿,现将搜罗到的几种说法,刊载于下,苑书义的专著中认为没有证据,刘广京则未作判定,网上帖子则一口咬定,请读者自断。
苑书义谈李鸿章是否受贿   刘广京谈李鸿章的“贪污问题”   网上帖子肯定李鸿章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