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戊戌前后知识人的佛学兴趣
(摘要)

葛兆光

    戊戌前后知识人的佛学兴趣旁注佛教早已成为中国人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但在晚清很多思想最敏锐的知识人,都不约而同地对佛教产生了兴趣,其中必然有其思路上的原因。那个时候的佛学舆趣出现在最敏锐和最开明的知识者中,这一点本身就值得深思。
    要明了佛学在戊戌之前的思想史意义,则需要提出大乘佛教追求「超越」的理想对於戊戌参与者在精神上的支持,特别是大乘佛学里面那种非常关键的,以「皆空」或「唯识」对於「我执」的瓦解,在消解固有观念、促进思路开放上的意义。
    相当多的学者都曾经察觉,佛教的那种「舍身饲虎」的大乘精神,是当时那些变法图强者的精神支柱之一。只是应当指出,这种精神的提倡与佛教的净土思想有关。这一取向使很多学佛的人有了「愿往生西方」、「此生不足惜」的无畏精神。
    当时相当敏锐的知识人一方面认识到时局的急迫性,觉得不变无以应付变局;一方面则希望超越传统意识形态与知识系统的观念。因此,当时新传入的西学、再度进入知识人阅读中心的诸子之学和佛学,都有影响力。因为任何一种有异於传统的思想资源都有可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动或激动。
    从「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这一思路往前推进,结论就是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於是,佛学复兴不仅是给当时的思想界提供一种单纯的资源,而且在理论上把过去拥有至高地位的思想话语霸权瓦解了,给思想提供了一个批判、整合和重建的新基点。
    文廷式怀疑孔盂之学,宋恕作《印欧学证》两卷,对宇宙的无限、地球自转与细胞学说等等给予来自佛教经典的解释,都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人力图脱离主流意识形态.另外寻求知识背景与经典支持的取向。佛学中的一些因子在戊戌前後的语境中,不仅是打入传统缝隙的楔子,也可能是後来中国思想无所归依而四处漂泊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