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风云》

谱写悲壮史诗 舒卷历史风云

  《戊戌风云》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电视连续剧,也是在同类题材影视作品中更为严肃、更有思想深度和艺术品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在老题材上创新,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整部作品自始至终追求一种史诗式的美学品格,这个美学范畴决定了这类文艺作品必须关注有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戊戌风云》之所以够得上“史诗”的品格,正在于它集中展现了戊戌变法这一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且成功地塑造了康有为、谭嗣同、光绪帝,以及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一批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这部作品体现了创作者们对戊戌变法这一“历史过程的实质的深刻认识”在电视剧中不惜花费大量篇幅,详细介绍了变法前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揭示出戊戌变法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列强大举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急关头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如第一集开始就采用纪实风格的黑白片,纪录了1894年甲午战争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朝野震惊的局面,给观众以历史的厚重感与巨大的震撼力。第十集中,当慈禧之手正在份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上盖印时,画面上叠印出了全国民众示威请愿的许多镜头,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是这样一组组情节与画面,使这部电视连续剧得以成为一部全景式画卷的史诗式作品。
  史诗性文艺作品的另一个困难,恐怕就在于如何处理讲述重大历史事件与刻划历史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过去,相当一批追求史诗风格的文艺作品,往往满足于讲述历史故事,淹没在一大堆历史事件和历史资料中,形成了“史”多“诗”少,甚至有“史”无“诗”的现象。这里的关键在于,艺术家对于历史的观察和思考,不同于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历史感体现在史诗性影视作品中,应当表现为诗化或艺术化了的历史意识,也就是要把对历史的思考化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在史诗性影视作品中,应当塑造一批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康有为这个人物,他既是一位变法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又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保皇党,甚至一再拒绝同孙中山见面:他平时态度温和,是一位忠厚长者,有时又十分固执,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影响到决策的失误;他有时候非常坚定,宣称如果变法不成功,自己就去菜市口成仁;有时候又十分软弱,甚至想投河自尽,一死了之。尤其第20集康有为的命运遭遇,更是启迪人们,康有为的这条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当然,如果电视剧在此处增加一些历史境头,如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被迫宣告结束等,可能效果会更好。剧中其他一些人物性格也富有深度,克服了过去一些作品中常见的脸谱化缺点。在刻划人物时,一些细节也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翁同和这样的清廷重臣,竟然为了能在皇上面前讨一个座椅而老泪纵横,痛不欲生;又如对李鸿章这个人物内心深处复杂矛盾心理的刻划和描写,也就是以前同类作品中鲜见的。片中的音乐也比较好,主题歌朗朗上口,音乐旋律富有民族特色,起到了增强节奏、渲染气氛的作用,其中沉重的锣声仿佛不断向观众敲响警钟,增强了这部电视剧的艺术感染力。